咖啡風味
口感溫和順口,帶有橙皮巧克力般的風味,並伴隨類似椰棗與焦糖的濃厚甜味餘韻。口感則讓人聯想到蒸煮過的地瓜,帶來溫暖且舒適的感受。
韻味
巧克力、生奶油、椪柑
風味 | FLAVOR = 6/10
酸味 | ACIDITY = 6/10
甜味 | SWEETNESS = 7/10
苦味 | BITTERNESS = 5/10
醇度 | BODY = 5/10
咖啡產地
曾經深受咖啡愛好者喜愛的秘魯咖啡,因內戰影響而從市場上消失。然而,川島先生並未放棄尋找,最終在安地斯山脈的另一側,發現了由莊園主長年默默耕耘、辛勤努力所結出的珍貴咖啡。
生豆生產國 | 祕魯 |
生豆產區 | 卡哈馬卡大區 哈恩省瓊塔利村 |
莊園 | 比亞利卡莊園 |
莊園主 | Aladino Delgado |
海拔 | 1,875m |
栽培品種 | 卡杜拉 |
處理法 | 自然處理 |
生豆運輸 | 冷藏貨櫃 |
咖啡獵人誌
咖啡獵人的故事
初遇莊園主Aladino
2011 年 11 月,川島先生為了尋找「COFFEE HUNTERS」系列的美味咖啡,而造訪了秘魯。這次引起他注意的是來自秘魯和厄瓜多爾邊境地區的咖啡。
從首都利馬搭機往北飛至北方主要城市奇克拉,在當地轉乘汽車往安地斯山脈前進,花了三個小時穿越顛簸的崎嶇山路,行駛途中道路狀況實在不好,有時候搖晃到根本無法好好講話聊天,長途跋涉下終於抵達哈恩省瓊塔利區。
我聽說在瓊塔利村有一位莊園主種出了非常優秀的阿拉比卡種卡杜拉,莊園主名叫阿拉迪諾·德爾加多(Aladino Delgado),1975年就在瓊塔利村郊外開設了莊園。剛開始時對於咖啡種植還懵懵懂懂,經過一段摸索之後,對於種植好咖啡慢慢有了自信,兩個兒子也開始協助父親。2008年,對於咖啡都種植有了相當的技術後,開始在新開發的種植區種植卡杜拉。
比亞利卡莊園其他的種植地也都很不錯,但如果要問這趟長途跋涉的辛勞是否值得,我只能搖頭。然而,當我來到山麓,看到這片海拔1,875公尺的農田時,旅途的疲憊瞬間消散無蹤。這正是莊園主30年經驗的結晶,田間整齊排列著即將迎來首次收穫的卡杜拉幼苗,在微風中顯得生氣勃勃、舒適愜意。
當我評估莊園狀況時,會檢查樹木是否形狀一致、高度均勻(單一品種),以及樹勢與葉色是否均勻(施肥是否充分且均勻)。我一邊走在莊園裡,一邊回頭對阿拉迪諾說:「阿拉迪諾,你打造了一片好農田啊!恭喜你。」他害羞地露出靦腆的笑容,眼中閃爍著光芒。
「Lagrima de Andes(安地斯的眼淚)」 這個名字,既代表了阿拉迪諾的喜悅的眼淚,也寄託著希望這片咖啡樹能被溫柔的雨水(淚水)滋潤茁壯的美好願望。
宅急便低溫運送